“2022年,十堰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累计发放126笔贷款,为91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融资规模5.17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省融资规模的18%。”湖北省十堰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时说,为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功能,十堰市财政部门会同人民银行十堰市中心支行,依托市级政府采购管理系统和湖北省政府采购网,并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成了市级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平台(简称“政采贷”),为银企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架起了桥梁。
建设靠前 搭建专用平台
该负责人介绍,早在2019年,十堰市财政局就着手谋划搭建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平台,市本级融资平台于2020年12月正式上线,并在当月就发放了首笔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贷款30万元。2022年1月,该市又发放了首笔通过鄂汇办APP申办的融资贷款,在全省首次实现“指尖办理”。
十堰市财政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20年12月,印发了《十堰市市级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工作职责、保障措施和管理要求。2022年3月,又制订了《十堰市2022年度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增量扩面工作方案》,针对平台上线2年以来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采购信息公告不规范、合同备案不及时、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实施路径,着力畅通融资全过程,促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增量扩面。
指引靠前 破除信息壁垒
“平台上线后,在当地主流媒体先后刊登了多篇政策解读、融资成功案例介绍、政采贷产品特色等宣传信息,同时印制宣传手册,向供应商、金融机构及采购人免费发放近1000册,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度。为确保“政采贷”政策落实落细,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多措并举将相关政策送到企业手中。”十堰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是解决企业对银行推介不信任的问题,根据银行提供的目标客户清单,逐一电询企业融资意向,宣传政采贷产品优势,为企业与银行牵线搭桥。二是先后邀请40余家中小企业座谈,充分调研企业融资顾虑与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三是梳理市辖区银行开展政采贷业务的产品特色、业务联系人等信息,设制了《十堰市政府采购信用融资意向银行选择表》,要求采购人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相关政策、银行服务信息和融资意向表编入采购文件,督促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填写《融资意向表》,并及时根据采购结果向财政部门反馈有融资意向的中标(成交)供应商信息,便于后续开展定向推送服务,让所有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都可以通过采购文件指引,清晰的获取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信息。
服务靠前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我们一手托三方,充分当好供应商、采购人与银行之间的‘服务员’和‘协调员’。”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是针对有融资意向的供应商,第一时间将供应商信息推送给金融机构,并持续跟进贷款办理情况,对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采购单位不配合等问题,组织专班到采购单位现场对接,手把手指导采购单位变更合同账户,纠正政策理解偏差,为供应商打通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最后一公里”。二是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督促采购单位及时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做好合同备案,定期抽查代理机构督促供应商填写《融资意向表》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代理机构进行提醒。三是定期上门与市人民银行沟通,了解各金融机构业务开展情况,掌握一手信息,督促市人民银行降低融资利率,免除办理手续费,进一步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降低成本。